此地无垠_第 76 章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第 76 章
    最后一支巡逻舰进入返航程序,引擎尾焰的弧光消失在深空,所有人员都已登上护卫舰,舱门闭合时发出沉闷的金属撞击声。

    大厅内的任务级别显示的是“SS”。

    本以为会是短兵相接的“全员备战”,却只是象征性地击退了几波地外星的“白蝇”先行舰,那些灰白色的碟状飞行器,没什么可观的战斗力,一触即溃。

    三个星期过去,任务日志上寥寥几笔就能写完,没有新的敌袭,也没有进一步的作战指令。舰桥上的军官们一律保持沉默,最后连三天一次的作战例会都取消了。大家虽然私下揣测过多,但却没有人敢将问题摆在明面上。

    直到那天,宋兴琛偶然路过封闭训练室,远远看见一队人列队而出,他在队伍末尾看见了姜昙华。

    这时他才知道,这次任务竟是和云犼先锋队协同作战。

    上次吞噬菌侵蚀月球,三只先锋队损伤人数高达三分之一。

    两人的目光在走廊中短暂相接,但姜昙华刚一对上自己询问的目光,就立即移开视线,表现得如同陌生人。他也没法给他发消息,在紧急作战状态下,任何私人通讯都被严格禁止。

    从那之后,宋兴琛再也没看见过姜昙华,或者说,再没看见云犼先锋队的人。

    又过了一个星期。

    这天清晨,当最后一箱补给物资完成装载时,舰内广播突然响起冰冷的机械音:“抵达目的地倒数第七小时。”

    舱内顿时骚动起来。士兵们面面相觑,他们原以为是执行紧急作战任务,却在这一个月里像囚徒般被困在这里。不少士兵自发集结起来,聚在指挥官门口,准备要个说法。

    “请长官明确任务目标!”一位老兵声音洪亮,中气十足,“我们究竟要去哪里?当炮灰也得当个明白鬼!”

    这是一个月以来,第一次公开质疑。

    老兵话音刚落,指挥室的门便打开了,指挥官逆光而立,身影在走廊投下阴影,她的声音平静得可怕:“我们去水星。”

    自2334年这场历史惨剧开始,到2407年的年初,这场持续了72年的战争终于结束,地球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。

    战后重建委员会以惊人的效率重塑了世界版图,战争带来了苦难,也带来了新的文明,联盟颁布了《全民防卫法案》,各国家成立以洲和联盟为主体的军事学校,以前只面向特定人群招生的政策,改成了面向全部年轻人招生。

    异常惨烈的太空战役让地球明白,在面对未知的时候,只有绝对强大的军事力量才是生命的保障。

    再后来,地壳变动使得全地球各地地震频发,福祸双依,人类也因此发现多种新物质,作用于各项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。在发现被流放的灰界人逃得更远之后,开始了第五次技术革命,有些国家和地区因为盛产新物质,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益,太空军的装备研发投入和空间站的建设投入加大,人工智能的发展也随之更进一步。

    地球以月球为太空基点,在金木水火四个星球上都建立了小型空间站。这些站点虽然配备了完整的作战系统和生命维持装置,也有定期轮换的维修小组,但无论是武器装备还是生活条件,都远不能与太空堡垒相提并论。

    “去水星做什么?”队伍中有人忍不住问。

    指挥官黄晓青默默看着他,或许是考虑到已经接近目的地,她终于松口:“上周的军事联席会议后,联盟正式接管了全球防御指挥权。新的驻防方案已经确定,你们是第一批调防水星观测站的部队。”

    “意思是我们要长期驻扎在水星?”一个年轻士兵有些结巴,“那……什么时候能回航?”

    “根据新的防御部署,原驻防部队将被重新整编。从今天起,水星观测站就是你们的新家。”

    宋兴琛心中转过无数个念头,那天起床的时候,接到的任务还只是例行公事的巡逻,现在却成了这样。他下意识摸了摸胸前口袋里的通讯器,已经快一个月没能联系家里了,妈妈和姥爷怕是连他调防的消息都还不知道。

    唯一值得安慰的是,至少他还活着。阵亡者的骨灰将由专属运输舰送回地球,自己至少还能让家人收到“在役”的状态。

    也不知道古嫣怎么样了,上次拍完照,他抽空将那张照片洗了出来,热缩成一个小挂件,挂在了自己行军包的内侧。

    长征堡垒内。

    “互换防线?这是联盟高层想的意思吗?他们是想……”古嫣四下看了看,做了个握拳的动作。

    古寅迅速关闭了舱内录音系统,目光扫过舱壁某个不起眼的角落,“心里知道就好,别乱说话。”

    古嫣看着那份会议纪要,语气轻蔑,“这都乱成一锅粥了,他们到底是来支援的还是来添乱的。”

    “他们给我派来两个副官。”古寅的声音压得极低,在战术地图上划过六部驻防的区域,“我们六部是要顶在最前面的,美其名曰‘战术支援’,实际上
青霞阅读阅读网址:https://m.qingxiaread.com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
加入书签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