陌生人至
范继海喝了酒,原本有些微醺,听到这话,那点酒气瞬间消散。他脸色格外难看,目光在婆媳俩身上扫来扫去。
此时天色渐暗,他看不清婆媳俩的脸色,但能发现二人的姿态不对劲,明显是心虚。
范继海这些年来大部分的精力都花在了书院之中,原本他还觉得自己对女儿不错,没少吃,没少穿,还给她选了一个看着前途无量的年轻人做夫君。
曾经林月梅总是在他耳边念叨女儿的开销大,他一开始并不在意,孩子若是跟着她娘,衣食住行上根本不会受委屈。吃好一点,穿好一点都是应该的。
但林月梅说的次数多了,又说家里拮据,这两年孩子越长越大,花钱的地方多。范继海心里还真的生出了几分怨气。
如果……如果婆媳俩真的从兴安府讨要来了大笔银子,那他凭什么怨?
“真的?”
婆媳俩谁也没出声。
余红卿接话:“他们还说那些银子已经买了宅子,宅子是给玉华他们成亲准备的。”
“说话!”范继海厉声大吼。
他是个读书人,年纪轻轻就考中了进士,即便没有入仕,众人对他都很尊重。在这奉贤书院中比他年长的夫子有许多,但那些人都对他客客气气,隐隐都以他为首。
身份被架上去了,范继海平时待人温和有礼,很少发这么大的脾气。
林月梅吓得身子抖了抖,她不敢出声,但又不敢继续装哑巴。
“是……那是娘的意思,第一封信是娘让人送的,后来就送了银子回来,还带了口信,让好好照顾卿娘……”说到这里,她差点咬着了舌头,“那边没有送过信,只按时送银子,我们不想收,也没处拒绝呀。”
林月梅还在喋喋不休,范继海恍然大悟,难怪他送信时,母亲居然能从商队手中相信取回来。
母亲在乡下长大,在乡下将她养大,一生之中住在城里的时间远远不如乡下久……其他的乡下妇人搬到城里会很不习惯,连门都不敢出。母亲却能找到商队,还敢出言将信讨回来,他早该觉察到不对了才是。
“人家送银子的前提是让你们好好照看孩子,你有好生照顾吗?这银子你拿得安心?”
林月梅被问得抬不起头来。
范母也心虚,但她不想在儿子面前认错,振振有词道:“如果不是你养不起家,我们又何必使这些手段?”
林月梅很想说是婆婆一个人的主意,她只是知情而已。但对上婆婆的目光,她又不敢说。
范继海:“……”
“每个月朝廷发我一笔银子,还有我每月的工钱,衙门那边每年都要发几百斤粮食,家里就这几个人,两笔银子加那些粮食不够你们吃喝拉撒?”
他目光落到林月梅身上,“这些年我私底下交给你的银子也有不少吧?怎么就到了要别人替我养女儿的份上?”
说到后来,气得一脚踹向脚边的木盆,木盆飞到墙上摔成碎片,然后散落一地,他余怒未休,“若是我这种都算养不活家人,那全天下除了富人,估计都要被饿死。”
林月梅身子抖得更厉害了,强撑着辩解道:“我又没乱花,银子都攒下来了。之前我也害怕,想跟娘商量着让那边别再送银子了,可娘不答应……”
她真心觉得自己无辜。
当然了,她绝对不想承认的是,买宅子那会儿从婆婆手里拿到一大笔银子时,她心里真的很高兴。
范母对于儿媳妇话里话外处处推脱很是不满,狠狠瞪了一眼儿媳,口中解释:“我还不是为了玉文兄弟俩!他们读书没天分,什么都不会,若是不攒点家产,以后怎么养活妻儿?我们再能干,会老会死,到时他们靠谁?”
范继海并非没有为两个儿子考虑过,他今日出去喝酒,就是为了给大儿子找个活计。两条街外绸缎铺子里的账房先生是他一个弟子的爹,他今儿就是去那学子家里喝酒了,趁着酒意,说好了将大儿子送过去学算账。
有弟子在手,那边肯定会认真教导。
做个账房先生,风吹不着,雨淋不着,工钱虽不多,但也绝对能养家糊口。前两年就该送去学手艺,只是婆媳俩总说孩子在外会吃苦,怎么都舍不得。
学东西哪有不吃苦的?
就像是前院那些读书人,别管在家里多受宠,在他们这些夫子面前都要规规矩矩,乖乖巧巧,不能有半分不恭敬。
“那是我儿子,自有我替他们打算,用不着你操心。”范继海心里格外烦躁,看向林月梅,“你这些年攒了多少银子?都花在了哪些地方?那个宅子位于何处?房契呢?”
林月梅不愿意将攒下来的东西全部拿出来,哀求的眼神看向婆婆。
范母知道儿子的脾气,他一直就很喜欢在那狐狸精面前装能干,若宅子和银子落到他的手里……将所有的东西还回兴安府也不是不可能。
“在我这里,我收着!”
青霞阅读阅读网址:https://m.qingxiaread.com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